近年来,山东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迅速,在省商务厅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指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决策指示,积极响应国家协会的号召和指导,山东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全省报废机动车行业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疫情不断、竞争加剧、任务繁重的困难条件下,创造了比较好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秩序,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山东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情况
(一)新增企业
2021年,是山东乃至全国报废机动车行业变化很大的一年。最突出的变化是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一年中新增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原有资质企业。截止到2021年12月10日,山东省新增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35家,比原有资质企业29家多出6家,全省资质企业总数达到64家。
(二)2021年报废机动车回收概况
据统计,2021年全省回收报废机动车176933辆,比2020年的178855辆减少1%。也就是说,资质企业增加了121%,收车量增加数为0。不仅如此,平摊到每个企业的收车数大大下滑,而收车成本上升3-5倍,大部分企业严重亏损。
二、山东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存在问题
报废机动车新法规新政策落地实施给整个行来带来新的考验。新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落地实施仅仅一年,我省新增资质企业数量就远远超过原有企业数量,但是全省回收报废车的总量却没有因此而增长,只不过是同一锅饭分到了更多的碗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增加更多的资质企业,僧多粥少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
一是收车价格有的已经超出正常经营的范畴,存在各种法律风险。
二是“黄牛”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甚至导致报废车成为残疾车,缺胳膊少腿,引发环保灾害。
三是非法拆解屡禁不绝,严重损害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异地收车导致价格失真、危废失控、税款失收的灾难性后果。
三、山东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机遇及展望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山东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这是前所未有的。党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行,对提振我们行业的整体素质是非常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趋于成熟,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老旧机动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逐步加剧,如何快速有效地引导老旧车辆报废,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双重任务。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法规政策步入快车道。随着《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715号令)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已实施近20年的307号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细则》则为加快行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汽车保有量提高和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加快,促使回收量攀升,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汽车报废率将达4%,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回收量将显著增长,危险废弃物贮存处置将逐步规范化,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行业将加速转型升级。
行业展望:
(一)主管部门创造行业良性发展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正确引导,呼吁理性投资,避免项目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产能过剩的人造危机。为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21年底印发了《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为企业规范提供基础和有利的财税环境。
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通知旨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
(二)协会加强行业预警,发挥好桥梁作用
深入研究协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适时组织集体会诊,对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技术规范,组织专家进行集体会诊,找准薄弱环节,拿出解决办法,使企业尽快拿到新的资质,走上良性发展的新路。二是适时组织政策研讨和论坛,邀请省内外商务、生态、车管、交通、财税等方面的官员和专家,解读有关的政策法规,指导企业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三是组织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攻关,组织资质企业及时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拉动我们的业务上新台阶,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回收拆解能力。
(三)企业提升市场应变能力及管理水平
报废机动车回收新规实施后,如果想要继续在行业站稳脚跟,企业除了增加投资更新设备之外,还要继续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不然会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要抓住机遇,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眼光向内,挖掘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财力,提升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及管理水平。